《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大学语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每一部分及具体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都在每一部分和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讲授。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全书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同学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考试时失分很多,因此同学们更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知识。
1,表现手法:
共九种。很重要。
(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较。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现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现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现的事物。如《哀溺文序》《箱子岩》
(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现的基础。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
(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其作用:促使读者自己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主要在诗歌中运用。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如《秋夜》《拣麦穗》
(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如《箱子岩》《都江堰》
(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如《毛颖传》。
2,修辞手法:共12种,很重要。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谈水浒人物与结构》
以上11种修辞手法,层递,反复,设问,反语这四种比较好判断,出现的频率也不多。而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诘则很重要,出现的频率也很多,望认真学习掌握。
3,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在这门课中不占主要地位,考试分值也不多。但是同学还是要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同学普遍反映这部分知识不好掌握,考试丢分很多。我们建议,同学要认真阅读与掌握教材后面“古汉语语法常识”一节。如果掌握这节的内容有困难,也可以有个相对变通的方法,即把每篇古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的最后一道练习题掌握,会做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
下面把这部分内容的参考答
[1]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串讲笔记 考试指导之《大学语文(专)》期末总复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zzikao.cn)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