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学习理论
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中,认为:
第一,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
第二,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态度也同样可以模仿。
第四,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
认知理论
1.平衡理论
由海德等人提出。它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他认为,P-O-形成的三角形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关系。在图解中,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的结构必须三角形的三边符号乘为负。他认为,在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中,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
2.一致性理论
是对海德理论的发展。它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我们总是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以便减少或消除非一致性。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典型一例。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1.个体的需要
2.个体的
3.交往的对象、性质
4.个体的自我意识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过程。可以把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看作是个体社会变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两步实现:内化和同化。
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
2.个性心理特征
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教育类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 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zzikao.cn)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